读书文摘谈古说今

百年老店国民党:两甲子三陷危机

人围观  作者:清末史说  2016-06-03 
标签: 国民党台湾马英九蒋介石危机

  今年“九合一”选举的惨败使国民党陷入建党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危机。那么,前两次危机中,国民党是如何熬过难关,重新振作的,对今日国民党或许有所启发。

1949年,退守台湾后的蒋介石和他的部下们走下台阶。
1949年,退守台湾后的蒋介石和他的部下们走下台阶。

作者:胡石青(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)

  2014年恰是国民党成立120周年。两个甲子,几经风雨,国民党曾有过推翻帝制的光辉时刻,也经历了仓皇败逃的失魂落魄。有人说,今年“九合一”选举的惨败使国民党陷入建党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危机。那么,前两次危机中,国民党是如何熬过难关,重新振作的,对今日国民党或许有所启发。

  从败退南迁到“台湾奇迹”

  1945年8月,中国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,作为中国战区盟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达到了个人声望的顶点,他手握400万军队,其中的四分之一还配备了美式装备。从任何一个角度看,他都是志得意满、意气风发。当时党内有人提醒他:“谨记满盈当亏,应当急流勇退,为中国历史留下长久典范。”但这种话,蒋介石当然听不进去。

  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,失败就在胜利的这一刻开始了——在收复河山、接受日伪财产的过程中,国民党派往全国各地的接收大员贪污成风,尽失民心。与此同时,中国共产党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,力量已经足以与国民党相抗衡。蒋介石无视民心向背,打算继续用内战的方式消灭共产党。结果,短短4年时间,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,精锐尽失。而在国民党内部,有太多人盼望着蒋介石赶紧倒台,以取而代之。内外双重压力下,蒋介石只能仓皇逃离,退守台湾。

  没有人知道,站在台湾岛的瑟瑟海风中,蒋介石是何心情。此时,他管辖的区域是抗战胜利时的三百分之一,管辖的人口不到全国的七百分之一,国民党陆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,海军丧失了近一半的力量,只有空军相对完整地撤到台湾。而脚下这个台湾岛,刚刚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不久,经济还无法独立,岛内民众对败退而来的国民党心存疑虑。国民党的处境可谓风雨飘摇,一片凄凉。

  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,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,国民党才有了喘息的机会。此时,蒋介石南迁台湾时带走的“黄金+人才”,为国民党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——早在1949年宣布下野之前,蒋介石就下令将大陆的黄金和美元储备全部运往台湾;随他南迁的百余万人里,有不少经济专家和技术人才,还有一大批本就在大陆事业有成的企业家,他们刚刚经历过大溃败,忧患意识强烈,成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人才基础。

  凭借着这两点,国民党开始了在台湾的苦心经营。蒋介石汲取在大陆的失败教训,对台湾的政治、经济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造。在政治上,他抓紧实施《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》,完成了过去20多年间从未实现的党政军权一元化管理。此后,蒋介石对国民党进行彻底改造。1952年,他组建了以亲信为骨干的中央委员会,将原来各拥山头的大佬级人物统统安排进新设的中央评议会,让他们彻底退出权力核心圈,确立了自己在党内的绝对权威。同时,开始加固儿子蒋经国的权力基石,形成“后继有人”的共识。

  几乎与政治改革同步,国民党以“赎买”方式推行了“土地改革”,使台湾岛内多数农民成了国民党统治的拥护者,也解决了台湾最紧迫的大事——吃饭问题。紧接着,国民党又逐渐调整台湾经济体制,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,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体系。美国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,为台湾提供了市场和技术支持,加速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。

  到20世纪60年代,台湾经济起飞,成为“亚洲四小龙”之一,国民党在台湾站稳了脚跟,基本走出了丢失大陆带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。

马英九曾被蒋经国称为“没有缺陷的年轻人”。
马英九曾被蒋经国称为“没有缺陷的年轻人”。

  从两失执政权到重创民进党

  1988年,蒋经国病逝,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。随后,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经过一番角逐,李登辉成为了国民党主席,国民党就此分裂为以李登辉、宋楚瑜为首的“主流派”和以蒋纬国、郝柏村为代表的“非主流派”。李登辉为击败以大陆籍人士为主的国民党元老的围攻,一方面拉拢民进党,一方面与各地方派系相互利用,甚至不惜坐视黑道与金融势力在国民党内占据上风。在接连斗垮俞国华、李焕、郝柏村等人后,李登辉独揽大权,但国民党在民众心中与黑金政治画上了等号。

  1996年,首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拉开帷幕。在李登辉的刻意扶持下不断壮大的民进党开始冲击国民党。但李登辉毫不顾忌来自民进党的竞争压力,反而于1997年逼迫宋楚瑜这位党内骨干走上脱党之路,并带走了国民党一大批支持者。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,宋楚瑜以无党籍人士的身份参选,严重分流了国民党的选票。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连战,背负着国民党黑金政治的形象包袱,仅得到23.1%的选票。国民党的分裂使得陈水扁以不到40%的选票当选,国民党退守台湾50年来第一次失去执政权,陷入第二次严重危机中。

  这次选举之后,宋楚瑜正式组建亲民党,国民党内则爆发强烈的反对李登辉风潮,迫使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,连战接任。当时,国民党在台湾的支持率已经低于民进党和亲民党,落到第三。即便如此,国民党内的主流意见仍然认为2000年的失利只是偶然,连战把主要精力用于与宋楚瑜和解,并未着手改造国民党。到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,连战和宋楚瑜联手参选,自认必胜无疑。没想到,投票前夜,陈水扁诡异地遭到两颗子弹的刺杀,第二天的选举结果竟然是连、宋二人以两万票的劣势落败。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,国民党组织支持者上街抗议,要求重新验票,但无济于事。

  鉴于党主席任期将满,2005年,连战率团来到大陆,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面,实现了国共两党领导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会面,为两岸和两党关系开辟了新的道路。这成了国民党东山再起的契机。

  更重要的是,此时国民党内的中生代力量已经崛起。接替连战出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深知,国民党不经改造则无以为续。他一方面按照自身清廉有为的要求改造国民党,制定了反黑条款,确定了凡经司法一审判处有罪者不得获得党的提名参与选举,即使提名也可撤销的原则。这使得国民党逐渐与黑金政治划清了界限。另一方面,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和陈水扁的“急独”路线相对立,提出“不统、不独、不武”的中间路线,缓解了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焦虑。之后,随着陈水扁贪腐案被揭露,马英九正面形象凸显,成了台湾民众心中理想的下任地区领导人。

  与此同时,以郝龙斌、朱立伦、胡志强为代表的其他国民党中生代政治明星也走上前台。2005年底,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大胜,取得23个县(市)中16个县(市)的执政权。2008年的台湾“立法委员”选举中,国民党又在112席中独得81席,取得了三分之二席次的绝对多数;民进党只得到27席,仅保住了议案提案权。以此为基础,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以200多万票的优势当选,国民党重新拿回执政权,走出了第二次危机。

2014年11月29日,马英九召开记者会,为国民党在“九合一”选举中的惨败向支持者道歉。
2014年11月29日,马英九召开记者会,为国民党在“九合一”选举中的惨败向支持者道歉。

  “九合一”选举惨败,重生曙光暗淡

  2014年,伴随着“九合一”选举中的溃败,国民党再次陷入严重危机。在涉及全台湾各地的“九合一”选举中,国民党仅勉强保住了新北市以及其他5个小县的执政权,民进党则首次取得了超过半数县市的执政权。在县(市)议员的选举中,国民党也丢掉了一半以上的县(市)议会多数席位。在“六都”的12个正副议长职位中,国民党本来有10席,如今能保住一半就属难得。

  马英九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。眼下,台湾岛内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反马英九气氛,社会上甚至把反官僚、反马英九当成了一种时尚。人们普遍认为,马英九施政不力,致使小人当道,但细问之下,又没人能说清楚马英九到底错在哪里,到底谁是小人,最后也只能一言以蔽之——“笨”“迂腐”。说到底,人们是对马英九长久以来,因为无力应对各方掣肘而政绩平平、无所作为感到不满。

  国民党能从第一次危机中翻身,靠的是从大陆带去的一大批资金、人才以及国际形势;第二次陷入危机时,国民党还有以马英九为代表的一大批中生代政治明星。两次走出危机的共同要素都是人才。但如今,就像胡志强所言,“九合一”选举结果判了马英九“政治死刑”,胡志强自己也在台中市长选举中失利,朱立伦仅以微弱优势保住新北市长,郝龙斌已经辞去国民党副主席之职。10年来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中生代精英,都已经光环散去,而新生代的力量又无人能接班,国民党出现了人才断档。相比之下,民进党经过这次“九合一”选举,大批新生代登上了前台,怪不得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敢盛气凌人地宣称,要把台湾“赢回来”。

  即使在未来一年里,国民党内能迅速涌现出一两个新兴政治人物,也难以重振国民党。国民党这家“百年老店”旧病太深,新兴一代如果没有足够的手段和威信,根本无法改革痼疾,无法做到台湾民众最需要的“弯下腰来与年轻人打交道”。

  当前情况下,似乎只有民进党在未来无力应对台湾社会固有的矛盾时,国民党才能看到重生的曙光。当然,国民党自身的改变也非常值得期待,正如马英九在今年12月7日所言:“每一个困境,一定有它的出路”。

(责编:hunan)

上一篇 下一篇

清末史说的诗词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