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文摘书海拾贝

《东北游记》:在东北 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

人围观  作者:得失寸心知  2017-02-15 
标签: 好书排行榜

   《东北游记》:在东北,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

   梅英东唤起昔日书写中国农村生活和大地的伟大文学传统。他遍寻辽阔东北农民生活的轨迹,以及转换至农企的不确定性,其内容丰富又深沉的程度,就如同这片传说中的大地。

   ──何伟(Peter Hessler),《寻路中国》、《江城》、《奇石》作者

   书名:《东北游记》

   作者:[美] 迈克尔?麦尔

   译者:何雨珈

   定价:48元

   出版时间:2017年2月

   【内容简介】

  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,都明白见证传统流失、老景翻新的感觉。在北京,也许你上周还在一条巷子里的小店吃面条,下周再去就发现那儿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。

   相比之下,东北的历史还不算那么遥远。

   你乘坐的火车可能行驶在以沙皇命名的铁路上;你漫步而过的建筑不是佛教古寺,而是洋葱圆顶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;你走过的大道两旁种着日本赤松;树木掩映之下,是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办公楼,散发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;你还可以去参观溥仪的“傀儡皇宫”,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关押盟军战俘的地方;你站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飞行员俯冲轰炸过的大桥上,就是站在中朝边境上,跨越了鸭绿江。

   17世纪早期,东北,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在有记载的古代历史中。当时在世界的另一边,莎士比亚正在创作经典戏剧,英格兰的清教徒登陆普利茅斯岩,开始创建美国。

   也许你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故事,有什么样的过往。而在我眼里,这些恰恰就是历史的印记,记录了东北的兴衰荣辱,也浓缩了现代中国的起落沉浮。

   1993年,美国的人口普查不再把农民的数量算在统计范围内,只有不到2%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。但中国,有将近一半的人口,大概七亿人,还住在荒地这样的乡村。不过,这个数字正在直线下降:2000年以来,中国有四分之一的乡村已经悄然消失。

   我很清楚,在东北,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。但没有料到,在荒地,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。

   【作者简介】

   迈克尔?麦尔 MICHAEL MEYER

   1995年作为美国“和平队”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,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。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,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。他的文章多次在《纽约时报》《时代周刊》《金融时报》《华尔街日报》等诸多媒体上发表。迈克尔?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,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(Guggenheim)、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 (New York Public Library)、怀廷奖(Whiting)和洛克菲勒?白拉及尔奖(Rockefeller Bellagio)。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。他的主要作品有:《再会,老北京》《东北游记》。

   【译后记】

   几年前的某一天,那时候Michael刚结束《再会,老北京》在中国的宣传不久,他给我写邮件,说在吉林,去林场看日军遗留化学武器的路上,遭到警察的盘查。没有抱怨的意思,只是当成一件趣事跟我讲。就像他跟我讲有一次不得不拿老婆的身份证去坐火车一样。那之后我们陆陆续续有一些邮件往来,发一些他儿子的照片,讲讲soho奶爸的生活,中间也穿插着一些这本书的进展,最有趣的是让我帮他听几段录音并转化成文字,来自书中的三姨和三姨夫,主要讲“抗战那前儿”的事情。录音中间,Michael出门小解,也录下了三姨和三姨夫的议论:

   (请用东北话朗读)

   三姨夫:这孩子可真扛冻啊,让他在屋里上非要上外边儿去。

   三姨:可不吗。还给我带了又(肉)来。五花又啊。我问他带又干啥啊,他说炒啊,红烧啊。

   ……可以想象戴着耳机的我捧腹大笑的样子。

   后来的一封邮件里,Michael告诉我书全都写完了,要交给出版社了,邮件结尾,他写了句话,“It is even better than the Beijing book. I love it very much.” (比《再会,老北京》还要好,我很爱这本书。)

   这句话,大概也能概括我对《东北游记》的感觉吧。

   我第一时间读了这本书。北京,可能是作为“和平队”志愿者和纪实作家的Michael为了填补这个城市平民生活记录方面的空白做的一次尝试,而东北,则是有了家庭,做了爸爸的Michael为了给儿子寻根溯源的一次心甘情愿的苦旅。妻子在香港做律师,穿梭于高楼大厦;而他来到妻子童年时期的穷乡僻壤,做起了“留守丈夫”,这个中的奇妙,实在不可言说。书里不时有温情脉脉“秀恩爱”的文字,他与妻子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感情,见父母的经历,他在不经意间瞥见妻子的表情,这些细腻的描写,让我一边笑说“真肉麻”,一边感动得眼眶泛泪。

   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”Michael,他似乎有种奇异的“平凡力量”。这个“一米八六,属鼠”的美国人,无论来到什么异国他乡,可能一开始挺扎眼,过不久就能完全融入到当地环境中,从“卖儿”变成“小梅”。北京的小街小巷里,他就是住在大杂院的“胡同串子”;到了东北农村,他又成了下农田睡火炕的边关大汉。三舅三姨这些亲戚,毫不见外地催他赶紧生孩子,跟他抱怨大公司的政策,我猜那段时期Michael一开口说中文,是不是也会带上点“大碴子味儿”呢?(直到现在,他还很爱说“哎呀我的妈呀”。)

   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平凡的力量,他笔下的东北与东北人,才这么亲切感人。丝毫没有某些西方国家的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。在春分夏至霜降大雪等各个节气中流转的荒地村,既充满了农人的粗粝,也有着山水不言的美。稻田中的蛙声虫鸣,青黄更替,是朴素平实的描写,却比很多不切实际的抒情来得更加浪漫。形形色色的东北人,会叮嘱他们“相互帮助相互学习”的丈母娘,咂吧着嘴喝白酒的三舅,爱看体育台的三姨夫,为路边种的花而自豪的三姨,声称自己和外星人发生过关系的工人……Michael与他们真心地交流,忠实记录他们的言谈举止,有点像文字版的《乡村爱情》,读来总让人有种他们就在你身边,扯着大嗓门,说着东北话的感觉。不知怎么的,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,我总是想起《长河》、《边城》、《湘行散记》,想起沈从文先生。他忠实的记录了湘西的风土人情,恰如Michael在荒地村,也是满怀着深情,既是积极的参与者,又是细致的旁观者。挺有趣的,不是吗?高大开朗的Michael和文弱木讷的沈从文,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竟然重合了。两者都是非常温厚敏感的记录者,两者都为某一个地方,留下了宝贵的地方志。

   清朝时期,流放东北的文人们对这里做过很多的描写,比如“贺兰山外笳声动,鸭绿江头草色黄。”比如“南国佳人多塞北,中原名士半辽阳。”比如“霜雪连春夏,尘沙自古今。”近代史上,这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,多少人的国仇家恨,藏在“我的家,在东北松花江上……”那悲壮的歌声中;到了现当代,这里从辉煌一时的资源与工业福地,走到今天略有些尴尬的不上不下的局面……说来惭愧,作为一个中国人,对东北的了解,大概仅限于一些诗句,历史课本与书籍上的介绍,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,哦,还有赵本山和徒弟们的小品与影视作品。我想和我一样的人,应该不在少数。然而美国人Michael,却以荒地村为据点,重走了当年的“流人”之路,遍访了这片土地的现在与过去,从蛛丝马迹去探寻远去的历史。在这方面知识几乎可以说是空白的我,翻译的过程,也像在看一本生动的历史书。现实与历史交织的写法,也让我似乎跟随Michael的脚步,在东北的铁路线上,坐着绿皮火车,看着窗外缓慢掠过的风景,穿越时空。读《再会,老北京》时那种汗颜的感觉又来了,也有已经读完英文版的东北读者说,读完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那么多的历史。如果你认真看了书尾的长达几十页的注释,就会发现,真心要去了解东北的历史,其实是有很多资料可以阅读的。这本是我们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,却交给Michael去完成了。但愿终有一天,我们不再在自己的母语里流浪。

   《再会,老北京》记录的是城市的变迁,而《东北游记》则比较着重地讲述了农村的发展。读到最后,这场有趣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探究,因为小本(他!超!级!可!爱!)的到来,有点戛然而止的味道。我总归是有些遗憾的,总感觉Michael应该再在那里经历一轮春夏秋冬的更替和二十四节气的流转(当然他后面又为了这本书重新走访了一些地方)。不过,就像他写到的那张签语饼的纸条,“生命的行程无法预测,没人能提前写就他的自传”。这趟寻根之旅,也足够小本长大以后捧读,了解生命的起源了。Michael这个特别顾家的爸爸,算是对儿子有个交代了。(小本呀,你有这样的爸爸妈妈,没有给你取名“荒地”,还给你写了一本以后能当“家族志”来读的书,你也是个幸运的孩子呢。)

   翻译Michael的书一直是妙不可言的经历。读着那些文字,我总会顿悟似的说,“咦,就是这样的呀!”也会不由自主模仿书中人物的说话和动作,演绎他们的情感。另外,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邮件往来,Michael的目标读者是英语国家的人,而我的自然是中国读者。于是我们一起讨论,书里一些针对英语文化写的东西,如何能翻译得让中国读者更能接受,用中文读出来更地道,更不露英语的痕迹。至于我们做得好不好,相信各位读者自有评断。感谢Michael,作为我的良师益友,给我极大的发挥空间。也让旁人眼里寂寞冷清的翻译时光,变得妙趣横生,热闹非凡。(旁观我翻译的丈夫常说:“你翻译起Michael的书,经常乐出声来,手舞足蹈,有的时候还又哭又笑。说实话有点儿吓人呀。”)Michael呀,你继续写,我就继续读,继续翻。来,为我们的友谊干杯!还要感谢我那些家乡东北的朋友们,最初跟他们说起这本书时,他们都两眼放光,表示随时可以做我的“民俗顾问”。也做了其中一些章节的第一读者。特别是我最好的朋友小玉,你的爽朗和美好,让我对东北那片土地的好感增加不少。也感谢你耐心的解答,才让我放心使用一些东北特色的方言。来,也为我们的友谊干杯!

   从《再会,老北京》到《东北游记》,我也从一个“中二女青年”,变成已婚少妇。我也有自己的“弗朗西斯”,我们彼此独立,也相互扶持,从恋爱到结婚,已经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历程。他和我的家人一起,不仅给予我爱与呵护,也给予尊重和理解。谢谢你们,是这样的爱,让我勇敢前行。

   泱泱东北,大地无言,农民在改革的浪潮中仍是一如既往地劳作;城市在历史的烟尘中照样日新月异的发展。我唯祈愿,这片土地恒久肥沃丰饶,而荒地的三舅三姨三姨夫和所有淳朴热情的村民们,能在大时代的浪潮中,照旧健康快乐地过日子。

   祝你们平安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得失寸心知的诗词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